首页 资讯 正文

河南日报报道追忆漯河市革命烈士赵伊坪 一盏不灭的精神之灯

体育正文 75 0

河南日报报道追忆漯河市革命烈士赵伊坪 一盏不灭的精神之灯

河南日报报道追忆漯河市革命烈士赵伊坪 一盏不灭的精神之灯

《 河南日报 》( 2025年(nián)07月01日 第 05 版) 河南日报社全(quán)媒体记者 卫云飞 6月26日,革命烈士(lièshì)赵伊坪(zhàoyīpíng)的外孙单勃回到父亲单大德题字的漯河市郾城区伊坪小学。校园里镌刻着两代共产党人的誓言——赵伊坪之婿单大德的题字“美丽的中国属于你们”与张震(zhāngzhèn)将军的题字“发扬(fāyáng)赵伊坪烈士革命精神,勤奋(qínfèn)读书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”,在阳光下交相辉映,成为跨越时空的精神接力。 站在这片承载着姥爷(lǎoyé)精神印记的(de)土地上,单勃的思绪回到了那位年仅29岁便壮烈牺牲的亲人身上。 赵伊坪(zhàoyīpíng),1910年生于河南郾城,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,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1937年全面抗战烽火燃起,他奔赴山东,在鲁西北(lǔxīběi)大地上积极从事党的统战工作,为(wèi)创建抗日武装和根据地(gēnjùdì)倾尽心血(xīnxuè),曾任中共鲁西北特委秘书长、统战部部长等职,与赵健民等并肩领导当地(dāngdì)抗日斗争。1939年3月(yuè),在茌平县琉璃寺(今属高唐县)遭遇日军袭击不幸被俘,面对敌人的酷刑,他坚贞不屈,英勇就义。 “姥爷的家书(jiāshū)里写着:愈是黑暗(hēiàn)愈要点灯前行,此心光明,何惧夜色茫茫。”面对记者,单勃抚今追昔。1938年烽火连天中(zhōng),时任中共鲁西北特委(tèwěi)领导人的赵伊坪在《嘱咐》一诗中,以“莫道眼前千重黑,破云终有万丈光”的铿锵诗句鼓舞战友们,这份(zhèfèn)力量至今仍在后代人血脉中奔涌。 当单勃讲述1935年赵伊坪在杞县大同(dàtóng)中学播撒革命(gémìng)火种的(de)往事,以及如何在鲁西北特委团结群众、创办《抗战日报》时,他不由自主地提到了上午在伊坪小学观看舞台剧《先生,我想对您说》的感悟:“看到同行者悄然拭泪,孩子们喊出‘先生您看见了吗,今日中国如您所愿’时,我突然懂得,姥爷的精神从来不只是(zhǐshì)家族记忆(jìyì),它属于整个民族,是几代人之间精神的赓续(gēngxù)。” 这份精神在单家的传承具体而微。单勃的父母坚守(jiānshǒu)“不给烈士(lièshì)抹黑”的家训,以身作则(yǐshēnzuòzé)践行红色品格。“当年物资匮乏却理想如火,如今环境优渥更需坚守初心。”单勃的感慨(gǎnkǎi)道出深刻启示:在千千万万烈士用生命换来的和平年代,那盏(nàzhǎn)信仰之灯依然需要千万双手共同擎起。
河南日报报道追忆漯河市革命烈士赵伊坪 一盏不灭的精神之灯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